梅兰芳

您的位置:纪念馆首页 相关报道 正文内容
怎样保护嗓子
2011-04-18    浏览(525)    作者:梅兰芳    来源:梅兰芳 官方网站

怎样保护嗓子

嗓音的基本训练有哪些主要部分?
我在幼年时代,身体就很结实,因此,嗓音也此较宽亮,本钱是相当充足的。我当年锻炼嗓子的方法和大家并没有两样,喊嗓、溜湾、昂嗓,都是非做不可的基本工夫。
喊嗓:每天清晨跟着师父到树木茂盛、空气新鲜的地方去喊嗓,用噫、啊两个字练习闭口音、张嘴音,由低到高,大约二十遍左右,然后再提起嗓子念一段道白,自己觉得哪种音不够圆满就加工练习。春秋佳日适宜练工,严冬炎夏更为重要。内行常说“夏练三伏、冬炼三九”,就是要养成耐寒抗暑的习惯,因为我们职业演员,一年四季都要登台演唱,不经过严格锻炼,是难以战胜自然环境的。在朔风怒号的日子,当然不需要迎风喊嗓,而酷暑盛夏也可以乘早凉练习。总之,这种工夫要经常不断的坚持下去。使基础巩固深厚,才能耐久经用。
溜湾:溜湾的时候,要沉住气,缓步徐行,内行称走路为“百炼之祖”,这意思是说:什么工夫都打走路开始的。而且不必选择时间、地点,想到就能办,对于丹田、气海的培养,都有很大的帮助。古人常说:“读书养气。”演员的溜湾;也是属于艺术进修中—种养气的功课,我们内行是非常重视的。
吊嗓:我的习惯,中年以前,假使当晚有戏,下午必定吊几段,目的是试试嗓音,做—种练习,但不使过于吃力。近年则遇到演出的日子,只在起床后、漱洗毕,喊几声高音低音,再念几句道白就够了,上了岁数的人,要珍惜自己的精力,到了台上才能尽量发挥、不致感到竭蹶。我认为就是壮年人,在休息的日子,当然要坚持吊嗓,多吊几段也不妨,而当晚有戏,事先也不宜多唱。有些演员的习惯,在登台之前,整出的苦吊不已,如果不吊就不放心,这种办法是不甚妥当的,因为我们的工作要养精蓄锐到台上去表演给观众看,舞台是我们的战场,临阵磨枪会减弱我们的锐气,我们要有决心慢慢地改变这种习惯。
“倒仓”时期应该注意什么?
每个人在生理上都有一个变嗓时期,戏曲界通称为“倒仓”,对戏曲演员是—个重要关头。这个时期各人的情况不同,有长有短,我在倒仓的时候,就很短,并且也不甚显著就倒过来了。在倒仓时期,当然仍须练习吊嗓,登台表演,但不宜过于疲劳,使声带受伤。唱老生的在倒仓时,如果往高音勉强挣扎,还会变成左嗓,这些都是必须注意的。
我在二十岁以后,嗓音已经发育到成熟阶段,那时几乎天天登台,有时赶堂会,还有唱两工三工的时候,不能都是唱工戏,也搭着《虹霓关》、《樊江关》这类做工戏唱,所以并不感觉太累。当年舞台上一般的调门,都在六字调到正工调,我大约居中,唱六半调。少年时期对于嗓子的锻炼是极其重要的,如果贪图省力,就会养成—种惰性,上了岁数,嗓音当然更低下来,就够不上调门,只能退出舞台了。
发生了病变怎么办?
我常说演员在演出期间,不能生病,就拿最轻微的伤风感冒来讲,一般人得了,不算一回事,吃点发散药,出身汗就好了,到我们演员身上,就有矛盾。发散药虽然能治病,但我感觉到,旦角演员是用假嗓唱女高音,吃了某几种发散药,往往会使声带松弛,提不起高音,因此,就医时,首先要把自己的习惯告诉医生,以便根据具体情况处方下药。我有过几次经验教训,现在非常当心自己的寒暖,唱完戏,用毛巾把身上的汗擦干,如果室内温度不够,就干脆不擦,等它自己落汗。离开化装室的时候,总是带上口罩,脖子上裹着围巾,尽量不让喉管和肺部着凉进风,这种地方,不但我们上了年纪的要随时警惕,就是少年人也应当注意。四十年前,我在杭州演出,那时我们剧团的人都正在壮年,有一天,大家冒雪游山,事先我有顾虑,没有参加,结果,姜妙香先生受了风寒,嗓子哑了。这件事,我在《舞台生活四十年》第一集里曾具体作了介绍。四十年后,一九五七年的一月我到武汉。那时长江大桥尚未完工,旅客须乘轮渡过江,车里温度很高,下车过江时,因为有许多朋友、同行欢迎我,我非常兴奋,就把口罩除掉了,这样,嗓子就“拍”了风。第二天起床后,试试嗓音,哑到一字不出。以前,我在南京、武汉,也发生过嗓哑的现象,但还有半条嗓子,可以对付着唱,没有像这么严重,当时就从医学院请来了一位耳鼻喉科专家袁大夫,他用镜子给我仔细检查说:“您的声带充血,肿了。”就把带来的一本书给我看,指出有关声带组织,以及发生病变时的现象,按图讲解给我听,他说:“人的声带,不发音时,像树枝的了叉形状,张开的,到发音时候就并拢了:发高音并得更紧密,现在声带肿了,并不拢,所以发不出高音。你们歌唱演员,还有—种病是声带上长一个小疙瘩,医学上称为‘歌者结’,这种病非常麻烦,必要时,可以用手术割掉,但是割了还会再长。你的病是热嗓子吹了冷风,来势虽猛,不要紧,现在先用青霉素的水喷射到喉咙里消炎,但药物治疗,只能起辅助作用,主要依靠休养,目前不能试嗓子,连说话都要减少。”当天晚上,武汉京剧团的同志们来探病,谈起不久以前高维廉的嗓子哑了,就找隔壁诊疗所一位邓大夫诊治,吃了几剂中药,居然好了。我就把这位邓大夫请了来,他诊完脉就问我:“身上是否感到有些怕冷?”我说:“有一点怕冷。”他说:“嗓哑恐怕是由轻度外感引起的,如果发高烧,嗓子倒未必会哑,现在必须从根本治疗,先清外感,然后再用润嗓开音的药调理。”我吃了他的中药,果然见效。袁大夫每天还来检查,有一天,我问他:“现在可以试试嗓音吗?”他说:“声带充血现象逐渐治除了,可以试试看,但必须从低音开始,逐渐提高,因为经过病变后,声带正在恢复期,不能使它受到突然的剧烈振动。”我照他的话来练习试音,很顺利,两星期后,恢复原状就登台演唱了。
从这一次教训中,我感觉到嗓子如果发生严重病变,必须耐心遵守医生的指示,坚持休息,直到他认为可以工作时再演出。我们同行中,不少有条件的好嗓子—蹶不振,有些是生活不检点,自暴自弃,毁掉了美好前程;今天由于社会制度不同了,这种现象已经大大减少。也有些是由于演出负担过重,疲劳太甚,或是病后没有注意到休息,以致造成终身之恨,失去了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条件,提起来都是令人痛心的。从前,戏馆老板对待演员,是当作商品使用的,只顾他的营业,不管你的死活。现在我们自己当家作主了,有什么问题,尽管向组织上提出来,我想一定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办事的。
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惫些什么?
唱热了的嗓子不能马上吃生冶,那一下子就会哑的。食物当中,谷类、肉类、蔬果类都是需要的,但过于油腻及有刺激性的东西,要适当节制,烟、酒都不是有益的东西,能够不动最好,如果已成习惯,必须竭力控制,不使过量。我就有抽烟卷的习惯,虽然抽得不多,但总是不好,大家却不可向我看齐。我觉得含有维生素丙的果品如橘子……对于嗓子很有益处,维生素丙的片子也可以常吃,也有益无损,所费不多。
登台之前,不能吃得过饱,这是大家知道的了,但也要灵活运用,譬如我今天唱《醉酒》有许多下腰的身段,那就要少吃,假如是—出唱工戏,没有什么剧烈动作,吃个七分饱也没有什么关系。
我们住的房间,不宜太暖,如果火炉、水汀温度过高,也会把嗓子烤干的。在寒冷季节,从外面走进温暖的化装室,衣服不要脱得太快,这样,很容易闪着的,离开化装室时,要护住喉部,肺部,前面已经讲过不再细说。
一个演员如果没有足够的睡眠,到了台上就不可能唱到酣畅淋漓,神完气足的程度,可是睡得过多,或者睡到距离出台的时间太近,也会造成嗓音发闷的现象。这些都需要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习惯来安排,掌握(幼年、壮年、老年三个时期对于睡眠需要的程度也是不同的)。像我是六十多岁的人了,必须有足够的睡眠,午睡的营养,更为重要。我在年轻时,就和现在的习惯不同。
演员的修养,和保护嗓音也有关系。过到不如意事,大发脾气,嗓子就会上火,气都浮在上面,虽有本领也唱不好了。我们必须养成—种全神贯注,心无二用的习惯。走进后台,把天大烦恼都丢在脑后,等唱完戏再说别的。这样,不但能够保持嗓音的正常状态,而且也不会出错。
为什么解放后我的嗓音高了一个调门?
演员离开舞台,长期停止演唱,嗓子就“回”了,这个回字的意思就是逐渐倒迟。我在抗日战争时期,停了八年,胜利后,重上舞台,调门此以前落低了,嗓音使转也不如从前灵活,唱起来感到费劲。这在我一生舞台生活中是一个极大的打击。可是经过七八年的锻炼,到了一九五四年,我的嗓子居然又长了一个调门,使我增加了信心。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奇迹,而我也觉得希罕。究竟有什么力量能够回复我的青春呢?这是由于解放后,我接近了工农兵,他们的诚恳、朴素的高尚品质,爱工作、爱人民、爱国家的热情在鼓舞着我,许多新人新事随时随地在影响着我,我和新的观众在台上台下打成一片。他们对我的歌唱是那样地热爱,我也为他们建设祖国的巨大贡献所感动而愈唱愈有劲,而且我生活在新社会里,再也不像旧社会那样动荡不安、百事忧虑了。这些都是能够使我的嗓音提高一个调门的主要力量。至于保养嗓子的方法不再重复,拿下面几句来概括一下:
精神畅快,心气和平。
饮食有节,寒暖当心。
起居以时,劳逸均匀。
练嗓保嗓,都贵有恒。
由低升高,量力而行。
五音饱满,唱出剧情。

1958年4月16日于郑州

标签:嗓音的基本训练
分享:
发表给力评论,说两句!  共有 0 条评论